曹保平是华语影坛少有的精品型导演,作品不多但佳作频出,《烈日灼心》《追凶者也》《狗十三》都有口皆碑。
8月23日,其《追凶者也》精神续作《脱缰者也》上映。
不仅有当红演员郭麒麟主演,此前曹保平更凭该片斩获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导演,颇有大火的趋势。
现实却反差强烈:影片上映三天票房仅破600万,观众普遍差评居多,凤凰网院线经理预测总票房仅2600万。
这一回,曹保平不仅票房失利,连过往稳固的口碑也发生告急。
到底出了什么问题?
1、逻辑混乱,喜剧不是闹剧
生活不需要逻辑,但故事需要。这句话也许不绝对正确,但放在这个故事里,太合适了。
父亲“大义灭亲”,不顾真相把儿子关进少管所,只为磨练他一番的源头,为全片的荒诞不经定了调。
主线剧情放飞自我,主打一个不知所云。
前半段明面是个绑架案,但本质讲的还是家庭关系。从张本煜变秃开始,事情朝着诡异的方向发展——电影逐渐冷酷残忍,像《无人区》的翻版。
等你以为要悲剧收尾,却又稀里糊涂地变成大团圆结局。
很明显,《脱缰者也》想复制《追凶者也》的路子:犯罪悬疑+黑色幽默+方言特色。
但它变成了命题作文,所有的元素都被框定在这三个标签里,失去了《追凶者也》的自然野性。刻意而匠气,最终成为一锅风格混杂的大乱炖。
人物没有性格,情节莫名其妙,台词刻意喧闹。再加上明艳的色调,夸张的造型,破碎的剪辑。
一切都那么精致,都那么“电影”,结果就是过于虚浮,不接地气。
观众不相信这个故事,又怎么能看得进去呢?
2、父权符号化,为了反抗而反抗
从《狗十三》到《涉过愤怒的海》再到这部《脱缰者也》,曹保平一以贯之延续了他对“反父权”主题的探讨。
但《脱缰者也》的反父权,却成了贴在角色身上的标签。
为了反抗而反抗,为了主题而硬造冲突,失去了最该有的痛感。
《脱缰者也》里的父亲,只活在马飞的抱怨里,没有任何细节能让人看到他的复杂——情节勾勒出的形象,就是一个不会耐心交流,不能平等待人的加害者。
可影片的结尾,却要让观众跟着马飞意识到父亲来的用心良苦。
这在逻辑上,根本行不通。
如果说片中的男性都被符号化,那女性则完全被工具化。
妈妈和大姐,都是毫无主见的角色,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。
戏份较多的二姐,也只是父权的继承者,她像父亲当年一样,替马飞做各种决定。
更关键的是,作为“女性在父权体系里的位置”,在他们身上本可以写出更深刻的东西——比如大姐怕丈夫、二姐要顾着孩子,她们的掌控里藏着女性在家庭中的无奈。
可影片完全没提这些,只让她们当马飞反抗的背景板,用完就扔,连一点被父权影响的复杂感都没有。
“脱缰”本应承载的挣脱家庭规训的隐喻,彻底沦为一句空洞的口号,让电影最后看来只是无病呻吟。
对曹保平而言,《脱缰者也》确实是一部有失水准的作品。
它最尴尬的地方在于,想借着“脱缰”的劲头打破类型局限,却偏偏在讨好商业喜剧的套路和坚持导演个人风格之间拧巴拉扯。
到最后,电影本身变成了一匹野马,在叙事里乱撞,彻底脱缰。
「狗头萝莉」的故事
5299资讯2025-08-25《误杀3》曝片段 刘雅瑟张榕容传递女性互助力量
4023资讯2025-08-25《操纵者》上线,张子健刘威葳主演,抗日谍战剧,走爽剧路线
3775资讯2025-08-26《暗夜与黎明》今晚收官 陈哲远聂远邢菲姚安娜共展初代公安风采
3356资讯2025-08-26《香水佳人》首播,女性苦情剧,一妻一妾的悲惨生活,适合老年人
2623资讯2025-08-26葛优“好人团”好事连连看!《爆款好人》正式上映
2555资讯2025-08-26登春晚一夜成名,56岁在异国离世,临终前才知道自己的身世!
2536资讯2025-08-26EXO金钟仁将于5月11日入伍 将于2025年2月退伍
2291资讯2025-08-26苗苗崩溃痛哭,郑恺被全网痛骂:别装“好男人”!
2251资讯2025-08-26SEVENTEEN夫硕顺将于2025年1月初回归 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中
1950资讯2025-08-26